本地 天下 发现自贡 文化 健康 教育 商圈
搜索

靠勤劳收入增10倍 ——大安区回龙镇优胜村黄亨炳一家脱贫记

2018-12-25 22:12 自贡网

0

分享

大安区回龙镇优胜村有一片花椒树林,正是靠着这片花椒树林,黄亨炳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。黄亨炳家因病致贫,2014年6月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。经过短短几年的时间,他的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家庭全年收入从以前的四五千元增加到了现在的四五万元。这一切,离不开区、镇两级党委、政府对他的帮扶,更离不开他自己想要脱贫的那股干劲。

多条渠道帮扶  明确脱贫道路

黄亨炳一家3口人,全靠黄亨炳一个人种植传统农作物所得来维持生计,日子过得很艰难。

扶贫先扶志。驻村帮扶组首先采取的是精神扶贫,改变贫困户“等靠要”的依赖思想。通过深入开展调研、召开座谈会的方式,向黄亨炳全面细致讲解扶贫政策,分析致贫原因,寻找脱贫措施,制定脱贫计划,在充分尊重其意愿的基础上,科学制定了脱贫致富的计划。

“发展蔬菜、花椒种植及畜禽养殖,并解决其他生活上的问题。”在一番讨论后,帮扶组最终决定通过该办法来帮扶黄亨炳。首先通过申请低保、代缴医疗保险来解决其临时生活上的问题,在保障基本生活水平后,又进行了“造血”式的帮扶。

“我加入了回龙镇优胜村种养专业合作社,这可以增加我家庭的收入。”黄亨炳说,帮扶单位帮他购买了2000株花椒苗,帮他的儿子黄成联系了公益性岗位,基本生活有了保障,“还帮我们申请易地搬迁,解决了我的住房问题,从以前的危房中搬到了交通好又坚固的新房子里。”说起这些,黄亨炳笑得非常开心。

考虑到黄亨炳等贫困户没有多少种植养殖技术,因此,优胜村结合农民夜校,组织全村村民学技术、学文化,填补他们在这方面的短板。

打破消极桎梏  积极主动脱贫

大安区区委书记张昭国在调研回龙镇脱贫攻坚工作时,了解到黄亨炳的情况后,亲自到黄亨炳家里进行慰问,给了黄亨炳极大的鼓舞。同时,经回龙镇党委政府、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不懈努力,多次深入与黄亨炳沟通,不断鼓励他们靠自己双手脱贫致富,黄亨炳及妻子和儿子一家改变了“等靠要”的思想,决定靠勤劳双手奋斗。

在这股正能量的引领下,黄亨炳夫妻俩除了种植花椒,另外还种植了10多亩蔬菜,养殖了一群鸡鸭,大大提高了家庭的整体收入。

这个巨大的转变,用黄亨炳自己的话说就是,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、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的关心支持,也离不开全家人起早贪黑的辛勤劳作。

“不勤快,再好的政策也没用,政府能帮我们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,剩下得靠自己的勤劳让日子越过越好。”黄亨炳表示,现在他信心很足,将来他会不断扩大自己的花椒种植基地。未来,他还打算再购买几百只鸭子进行养殖。

黄亨炳的日子越过越红火,他还希望脱贫后与驻村工作队一起帮助其他贫困户脱贫奔小康。据了解,近期,黄亨炳还将在农民夜校当“老师”,向其他贫困户传授他的脱贫致富经。(张翠娜)

编辑:舒旭晖

相关新闻

  • 大安公安分局领导深入回龙镇关帝村督导脱贫攻坚工作

  • 大安区副区长、公安分局局长吴革深入回龙镇关帝村调研督导脱贫攻坚工作

  • 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 市妇幼保健院向村民送鸡鸭幼苗

  • 大安分局在回龙镇关帝村举行 精准扶贫“以购代捐”捐赠仪式

  • 回龙镇开启“以购代捐”模式

  • 群众不脱贫 帮扶不脱钩 沿滩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

  •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有序推进 回龙镇坚持“四点合一”

  • 支部搭台 科技助力 双柏村举办水产养殖专题培训

  • 履职尽责扎基层 真情帮扶得民心 ——记市妇幼保健院驻村帮扶干部孟飞

  • “后进”变“先进” “短板”成“样板”——沿滩区刘山乡回龙村党支部“第一书记”王自超驻村工作速写

Copyright © 2006-2020 WWW.ZGM.CN 自贡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自贡日报社 自贡市全媒体资讯中心 主办

地址:四川省自贡市汇川路自贡报业大楼6F(军分区对面) 电话:86-0813-8220769 8220773 Email:webmaster@zgm.cn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:51120190016 蜀ICP备11013724号 网监备案号:自公网监51030000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