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层变负一层 交房房号与协议不符
23日,薛仰平将情况反映到了本网。接到反映后,记者跟随薛仰平来到了位于贡井区筱溪街杨家坝社区的“西城国际”小区,该小区已基本完工。“我要的是6栋1单元3层的1、2号房。”在薛仰平的带领下,记者来到了该小区6栋楼下。该栋楼总层数为6层,均在地面之上,其中1、2层为商铺,3层以上是住宅。住宅的底层,由于下面是商铺,户外是一片宽敞的平台。
通过楼道,记者来到了第3层,即住宅的第1层。在1、2号房屋中间的墙体上,贴着一张“二楼”的标示牌。往上一层,标示牌为“三楼”,而房门上方的编号为3号和4号。
“当时我就是看中了3层的平台,才选的这两套房。”薛仰平介绍说,2011年,贡井区筱溪街杨家坝实施改造,鹰大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鹰大公司”)入驻进行建设。当年4月,杨家坝社区居民薛仰平与鹰大公司签订了《自贡市房屋拆迁产权调换协议书》,按照协议书约定,鹰大公司以开发的“西城国际”小区6栋1单元3层的1、2号房与薛仰平的原房屋进行调换。调换后,薛仰平支付1万多元差价。
薛仰平表示,3层的1、2号房,因室外是平台,入住后可以进行利用,“如今居民住宅的第1层已经不是我的住房了,而我只能领到4层3、4号房的钥匙。”薛仰平气愤地说,经他核实,6栋1单元居民住宅的第1层,已经被卖给了其他人。“他们的这种行为太过分、太不讲诚信了。”薛仰平说。
发现问题后,薛仰平曾找了鹰大公司相关负责人,希望能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。“鹰大公司工作人员说,协议上的第3层就是现房的第4层,原因是第1层被编成了负1层。”听完解释,薛仰平感到十分费解,“这栋楼的所有楼层都在地面上,负1层从何谈起?”薛仰平认为,对于楼房来说,按照常人的思维,只要在地面上,那么实际是几层就应该是几层。
业主:不能合理解释 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
采访中,薛仰平拿出了两份材料——协议书复印件和开发商当初分发的宣传资料复印件。协议书上注明:甲方在2012年10月19日前将位于贡井区筱溪街杨家坝社区西城国际6栋1单元3层1、2号房调换给乙方。薛仰平还指出,宣传资料上除标注了房源信息外,还在台头位置上注明了“B区:4、6、7栋为6层,底下两层为商铺,住宅从三层到六层”字样。
“这足以证明开发商此前是承认了住宅的第1层为3层的。”薛仰平说,“既然实际的3层变成了2层,那么我也不管具体的层数了,就认1、2号房(2层的1、2号住房)。”薛仰平表示,如果开发商不能给出合理解释,他将会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此事。
开发商:协议只是草案 将争取协商解决此事
随后,记者电话联系了鹰大公司一位周姓负责人了解情况。周姓负责人称,目前公司相关人员正在外地参加培训,月底才能回来。就楼层与业主发生分歧一事,周姓负责人表示,鹰大公司与薛仰平签订的《自贡市房屋拆迁产权调换协议书》只是一个草案,主要表达了双方进行产权调换的意向。
“在后期施工建设中,按照规划审批、编审部门的要求,房屋面积、楼层的测绘编号等发生了一些变化。楼房建成后,编审单位把6栋的第一层商铺编为了负一层,因此协议中的第3层应该是实际看到的第4层。”周姓负责人表示,楼层层数并不是公司能够决定的。“但对于业主来说,不会受到影响,因为房屋的面积并没有发生变化。”周姓负责人表示,就协议而言,层数没有问题,只是户号出现了误差,待他回来后,将会主动与业主联系并进行沟通,争取协商解决此事。
记者从市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编审科科长丁震宇处了解到,通常情况下,楼层编号以人群主要进出通道的所在标高作为该楼的起始层,即1层。楼房楼层测绘编号由设计单位来界定,因此只与设计单位有关,与规划审批部门没有关系。(记者 黄浩 周航宇)
编辑:舒旭晖
0